原標題:成多國“提款機” 谷歌被印度開出1.62億美元天價罰單
作為全球互聯(lián)網巨頭,今年以來,谷歌被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頻頻開出天價罰單,成為多個國家的“提款機”,此次又輪到印度向谷歌“開刀”。
10月21日消息,據報道,印度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競爭委員會”(CCI)周四責令谷歌整改安卓平臺的壟斷行為,并對公司處以133.8億印度盧比(約合1.6195億美元)的罰款。
CCI表示,谷歌利用安卓系統(tǒng)在線搜索和應用商店等市場的主導,保護其Chrome和YouTube等應用在瀏覽器和視頻程序中的壟斷地位。
對此,印度要求谷歌整改安卓系統(tǒng)的一些反競爭行為,包括允許智能手機用戶卸載谷歌地圖和Gmail等預裝應用程序,以及給予他們選擇其他搜索引擎的權利。
另外,CCI還要求谷歌不得與智能手機制造商形成分成協(xié)議,比如“捆綁銷售”等,確保自身的唯一性,完全將競爭對手排除在外。
據數據顯示,在印度6億部智能手機中,有97%搭載的是安卓操作系統(tǒng)。CC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應該允許市場基于價值進行公平競爭,而主要競爭者(本案中指谷歌)有責任確保其行為不會影響這種競爭?!?/p>
此外,在9月份,歐盟針對谷歌安卓壟斷的調查,歐洲普通法院做出了裁定,谷歌上訴失敗,維持了歐盟之前對谷歌濫用安卓打擊競爭對手的判決,不過將之前的罰款金額從43.4億歐元減少到了41.25億歐元,分別折合人民幣300、286億元。
而在8月份,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對谷歌開出了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04億元)的巨額罰款,其原因則與用戶的隱私安全有關。
7月份,因為在3月19日期限之前拒絕自愿支付罰款,俄羅斯聯(lián)邦法警將對谷歌立案,并強制執(zhí)行72億盧布(約合人民幣6.6億元)的營業(yè)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