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丨王玉臣
4萬/平的房子只賣2.8萬/平! 如果你居住的小區(qū)有房子這樣被中介賣出去,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故事 6月8日,有網友發(fā)布了一封業(yè)主聯名“虛假交易撤銷書”,在網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01
該網友聲稱小區(qū)里5月初成交了一套房源,原來單價4萬房子最后以2.8萬元/平成交。并且在這套房子被低價賣出之后,小區(qū)的房價迅速由39650元/平降為33162元/平。 該小區(qū)眾多業(yè)主認為,這一成交價把小區(qū)成交均價拉低了,會嚴重影響他們房子的價值,所以集體舉報。
對于業(yè)主聯名舉報一事,有人持贊同的觀點,有人持反對的觀點。 不少人認為虛假交易應該私下進行,并且在不影響小區(qū)整體交易數據的前提下。也有人認為業(yè)主是另一種形式的炒房,在操作市場,并不是很光榮。 律師說法02
二手房交易中,陰陽合同似乎成了很多二手房買賣的常態(tài)。網簽合同和交稅一個價,實際履行時以裝修或設施設備費用等為由進行房款分割,又是一個價。這種行為很常見,但是實際上涉嫌逃稅,很可能是違法違規(guī)的。 3.中介若違規(guī)操作需承擔責任 如果存在違規(guī)操作陰陽合同逃稅的問題,而這些又是在中介的配合或指導下做的,那么中介也難辭其咎,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甚至可能被處罰。
4.對購房人來說,未必就一定是百利而無一害 采用這種方法看起來購房人可以省下不少的稅費,但是備案價也拉低了,將來如果自己再賣房,同樣還會面臨稅費問題,基數依舊以備案價為準。而且,還面臨被查處處罰的風險。 5.如何核實陰陽合同 #p#分頁標題#e#首先,查看是否有補充協議或其它協議,看看是否存在通過裝修等方式高額折價的問題。如果折價遠遠超過正常水平,十有八九就是陰陽合同。其次,可以查看交易流水,進一步核實履行情況。 所以,房價保衛(wèi)戰(zhàn)是否合法合理,還是要看具體交易情況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