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可以不甘,不必沉陷;起點低了,那就憑著自己努力,往上跳得更高些——這才是我們“擺脫”原生家庭的正確態(tài)度。
“如果你們給我的起點是最后一名,你們?yōu)槭裁窗盐疑聛??”在熱播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中,家境貧困的劉聞欽在被現(xiàn)實重挫后,對常年抱病的父親喊出了這句話。
“原生家庭”這詞,這兩天又進入公眾視野——微博上,“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成了熱搜話題,閱讀量高達1.8億。
其由頭是某博主發(fā)布了一則名為“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的視頻。視頻中,這位博主認為,中國的上一代父母養(yǎng)育孩子都是抱著功利、收割的心態(tài),把養(yǎng)育孩子當成投資……
為此,她提出成年人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就要學會“教育父母”,給父母立規(guī)矩,做到生活上遠離、精神上切割。
按理說,什么才是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系,這類話題因為帶有強烈的私域色彩,其實并沒有標準答案。
但這位視頻博主傳授給粉絲的這種通過“教育父母”來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觀念,也是挺擰巴的。雖然跟很多受困于原生家庭無力擺脫的人相比,她更能主導自己的人生,但她的決絕做法,真的是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嗎?
很多人一方面與父母聯(lián)系緊密,血肉相融,另一方面又要求父母像你小時候服從他們一樣服從你——這只能說是遲來的“復仇”,不是擺脫原生家庭。
從心理學上講,要真正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需要一個推倒父母權威的過程,如此才能真正消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施加給我們的痛苦。但與此同時,更要了解、要看到。
看到父母當年的不容易,也看到他們的局限;了解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也了解自己將如何避免。
可以愛,可以不愛——愛是一種不能強求的感情。法律上應盡的義務都應盡,此外的孝順取決于你的心意。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fā)給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p>
這理應是我們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態(tài)度:可以不甘,不必沉陷,起點低些,就憑著自己努力,往上跳得更高些。
而對于父母帶來的“遺留傷害”,我們該做的也是:盡早走出來。
正如有些網友說的:懂得接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也就學會了掙脫現(xiàn)實的綁縛。當自己的格局被生活撐得越大,走出陰影的路徑就會被壓縮得越短。真走出了后,我們會意識到:原生家庭陰影的存在,也在砥礪著我們的成長之路。
最最沒有必要的,就是同態(tài)復仇:父母幾十年施加給自己的,自己要還回去——讓他們也痛苦,也難受。#p#分頁標題#e#
何必呢,如果你覺得父母當年做得不對,那何必還照著他們的模式一模一樣做下去?做久了,成了習慣,你也會變成他們。
到那個時候,該怎么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又會是你自己孩子深受其困的難題了。
葉傾城(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