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在线视频网站,国产视频综合,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成人亚洲综合,日本欧美高清全视频,国产视频黄色,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讓關稅的子彈再飛一會兒”

文 / 巴九靈

“讓子彈飛一會?!?/p>

這是幾乎所有受訪專家不約而同提到的一句話,似乎也是出海企業(yè)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事情——美國關稅之下,哀鴻遍野,而曾被視為“避風港”的東南亞,如今也是風高浪急,成為中國企業(yè)出海路徑上最先感受到沖擊的前沿陣地。

哀鴻遍野的東南亞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全球幾十個國家加征“對等關稅”,對此,全球各國反應不一。以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快速滑跪,對美國實行低關稅率甚至零關稅;日韓、歐盟等國表示了抗議,但仍在準備與美國談判。

唯有中國采取了強硬反制措施,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34%的關稅,成為全球第一個反制“對等關稅”的國家,國際業(yè)務實戰(zhàn)專家黃兆華對此點評“展現(xiàn)出了有擔當、不畏強權的大國形象”。

特朗普簽署關稅行政命令

特朗普簽署關稅行政命令

這次關稅圍剿中,東南亞首當其沖:柬埔寨49%、緬甸47%、越南46%、老撾44%、泰國36%、印尼32%、馬來西亞24%、菲律賓17%、新加坡10%。

東南亞11國中,除了經濟體量極小的文萊和東帝汶,剩下9個國家中有6個被征收了超過30%的高關稅。這片曾經“承接中國制造”的熱門目的地,變成了“制造焦慮”的永動機。

部分中國企業(yè)原本為了躲避美國關稅而出海設廠,如今卻被新一輪關稅迎頭痛擊:貨出不去、訂單受阻、供應鏈再度搖擺不定、投資回報周期被迫拉長,有的項目甚至面臨中止風險。

“越南園區(qū)早餐攤的人都少了,因為大家都沒心情吃飯了?!?/p>

激蕩商學執(zhí)行院長、華商出海產業(yè)服務聯(lián)盟主理人卓立告訴小巴,這輪關稅過后,越南的制造業(yè)成本優(yōu)勢蕩然無存,特別是對服裝、日用品等產品替代性較高的企業(yè)沖擊最大。

“以服裝為例,在這次加稅前,中國國內出口到美國的服裝稅率為20%,越南為0%,這一輪加稅過后,中國變成了54%,越南直接加了46%,因此現(xiàn)在中越的稅率只相差了8%。而越南生產綜合成本至少是國內的20—30%,外加貨幣貶值等損耗,因此,按照目前的情況,越南的成本優(yōu)勢蕩然無存。”她說道。

2月初,美國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我們曾做過一番調研,評估關稅對相關企業(yè)的影響。

其中,有兩位運貨從業(yè)者都表示影響很大,貨運量大幅下滑,甚至有客戶棄貨,另一家企業(yè)則表示計劃出海東南亞,先把印度、越南的團隊做穩(wěn),明年再把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的團隊陸續(xù)搭建起來。

兩個月后,時移世易。

不過,也并非所有企業(yè)都遭遇重創(chuàng)。一些具備高技術壁壘、不可替代性強的企業(yè),展現(xiàn)出了一定的韌性。

比如,制造敏感元器件的企業(yè),由于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價格僅為當?shù)禺a品的三分之一,因此客戶沒有更好的選擇;又比如一家生產特種安全帽的企業(yè),作為業(yè)內最大的廠商,其產品具有很強的壁壘。

但無論如何,出海東南亞的中國企業(yè)都在經歷著或大或小的風雨,而這一次,風暴不僅更猛,也變了方向。

特朗普公布全球關稅后

特朗普公布全球關稅后

長灘港口的船只??吭诖a頭

不可逆的出海

與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相比,這一次,美國的加稅不再只針對中國本土制造的產品,而是“外溢”到了第三方制造鏈。

這意味著,就算中國企業(yè)在越南設廠,出口美國,也會被納入關稅打擊范圍。

正如卓立所言:美國下定決心要打散中國供應鏈,因此各國也很默契地開始重構全球供應鏈體系了,現(xiàn)在不是逆全球化,而是去中國制造中心化的新全球化。

因此,據(jù)中越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高震東分析,東南亞國家即便主動降低美國產品關稅、增加美國商品進口,也不一定能讓美國滿足——最終,這些國家可能會選擇背刺中國,對中國企業(yè)做出一些限制或者索要補償?shù)取?/p>

暢銷書《大出海》作者林雪萍也指出,此次各個國家和美國分頭談判,本身就是一種從多邊主義機制到雙邊主義機制的預演,各國和美國的談判條款中,是否有“毒丸”出現(xiàn),需要中企格外注意。

*小巴注:毒丸條款指《美墨加三國協(xié)議》第32章節(jié):任何一方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xié)議時,應允許其他各方在發(fā)出6個月的通知后終止本協(xié)議,并以它們之間的協(xié)議來取而代之。這一條款的設立目的被認為是孤立中國,為美國貿易戰(zhàn)服務。

對于美國的打算,中國這一次也不再只是防守,而是亮出了準備“長期戰(zhàn)”的姿態(tài)。

第一步,就是迅速做出反制。4月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fā)布公告,對所有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直擊要害。

第二步,合縱連橫。美國要東南亞國家“脫中”,那中國就加碼扶持東盟——誰能提供更多訂單、更多資本、更多市場,誰才真正擁有話語權。

當然,合作不僅限于東南亞各國,中國與日本、韓國、歐盟等的合作同樣值得期待。合縱連橫的關鍵,不僅在于眼前利益的交換,更在于能否構建起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共同體。

但最重要的,還是中國企業(yè)堅持出海。

據(jù)2024年9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的文章,我國制造業(yè)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穩(wěn)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為30.2%。

面對如此龐大的產能,中國國內自然無法完全消化,因此,出海不是選擇,而是命運。既然全球供應鏈體系重構不可避免,那么在新體系中參與越多,中國的主動權就越大。

為了更多方面地展現(xiàn)和評估本次特朗普關稅對中國、對已經出海或計劃出海東南亞的企業(yè)所造成的影響,我們連線了六位專家學者,他們常年在“中企出海一線”經營,對當前的局面有非常直觀的體會和感受。

借由他們,我們試圖回答這樣幾個問題:美國的這輪關稅政策會如何發(fā)展?對出海東南亞的企業(yè)有何影響?新一輪關稅戰(zhàn)將如何重塑區(qū)域格局……

大頭有話說

林雪萍

暢銷書《大出海》《供應鏈攻防戰(zhàn)》作者

美國這次的新關稅對全球貿易格局的沖擊就像行星撞地球,以多邊主義機制為根基的世貿組織宮殿,正在經受自成立以來最為猛烈的轟炸。

在迅速升騰起的硝煙中,各國之間來不及交流,也看不到相互的眼神,但是,談判正在迷霧之中規(guī)模性地展開。

東南亞許多國家迅速開始和美國談判,例如,這次關稅戰(zhàn)意外中招的越南、柬埔寨等國展現(xiàn)出強烈地妥協(xié)意愿。

以柬埔寨為例,優(yōu)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在海外的488家縫紉工廠中,有74家位于越南,還有34家和30家位于孟加拉國和柬埔寨,這些工廠都無法承擔“對等關稅核彈”。而對于人口1700萬、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的柬埔寨而言,根本無力承擔工廠的流失,一旦這些工廠遷走,對當?shù)亟洕拇驌羰侨f劫不復的。

另一邊,同樣受傷的歐盟看似堅定反擊以維護“對等的尊嚴”,然而事實上,內部散沙一盤,歐盟根本無法強硬反擊美國。

例如,對于歐洲經濟體量最大的德國而言,美國已經超過中國成為其最大的貿易伙伴,因此,依靠德國帶頭反擊,有一定難度。并且,德國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了新的財富密碼,那就是軍火生意。

至于委屈的日韓,一邊聲稱要舉起反擊大旗,一邊正在準備充分談判。

而最早中招的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的對抗反而逐漸平滑起來,墨西哥總統(tǒng)一直保持克制謙卑地態(tài)度,正在取得收獲。

總而言之,全球供應鏈呈現(xiàn)出了激烈的攻防戰(zhàn)態(tài)勢,在真真假假的談判“信息迷霧”之下,現(xiàn)在做任何預測,其實都挺難。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和美國有巨大的貿易順差,而特朗普則致力于消除美國在全球1.2萬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因此,中國企業(yè)容易成為被美國重點關注的對象。

隨著事態(tài)推進,大家會真正看清各國愿意承受的底限,如果全球貿易談判呈現(xiàn)了大妥協(xié)的趨勢,那么中企出??赡軙^續(xù)加速,而不是減緩。全球工業(yè)化的平均化進程也會進一步加速。

曹軍

柬埔寨華商聯(lián)合總會主席

中國投資協(xié)會海外投資聯(lián)合會副會長

特朗普的這次關稅加得太猛了,我認為很難長久執(zhí)行:

◎ 首先,關稅可能是特朗普針對各國的一輪極限施壓,迫使各國政府去找他談判,最終稅率仍有浮動的可能。

◎ 第二,美國的制造業(yè)空心化程度深,技術、人工費等各種因素都無法支撐制造業(yè)回流美國。

◎ 第三,來自美國企業(yè)的內部壓力不容忽視。美國在全球產業(yè)鏈分工中負責設計而非制造,利潤并不低。如果制造業(yè)全部回流美國,會對美國企業(yè)造成很大壓力,以蘋果手機為例,如果在美國制造生產,價格可能要上漲30%。而4月4日中國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其他一些國家也進行了關稅上的反擊。長此以往,會導致美國企業(yè)利潤受損。

◎ 第四,當前美國貿易逆差確實大,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不賺錢或者在虧錢,因為美國在金融上是順差,各國賺了錢以后又會到美國投資,所以美國股市之前一直漲勢良好,美債也有人買,美國對此非常受益。但是特朗普偏偏要靠勞動而非金融去賺錢,導致美股大跌。我認為,過幾個月特朗普可能就想明白了。

綜上而言,我認為特朗普此次的新關稅難以持久,如果只是像之前那樣加10—20%倒是可能一直執(zhí)行下去,就像暴雨不能一直下,小雨卻能連綿不絕。

對于計劃出海的企業(yè)來說,我的建議是等待,讓子彈先飛一會。

特朗普的政策經常朝令夕改,執(zhí)政時間已不足四年,建廠本身需要長期規(guī)劃與落地,因此現(xiàn)在去美國或者關稅低的地方建廠,意義不大。

至于已經在東南亞建廠的企業(yè),關稅政策對它們影響大不大,主要看兩個方面:

??第一,產品有沒有不可替代性。

??第二,產品是高附加值還是低附加值。很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附加值并不高,比如本來在美國就賣4毛錢,就算加征了50%的關稅,漲價到6毛,其實影響并不大。但是對于高附加值的產品,比如汽車,原本一輛賣3萬美金,再加50%的關稅,那就完了。

最后,企業(yè)是否選擇出海、出海到哪里,不僅要看關稅、人力成本等硬性因素,還要看很多軟性的因素。

以柬埔寨為例,柬埔寨政府允許外商100%控股企業(yè),不強制規(guī)定本地人占有一定股份,如果關稅戰(zhàn)打起來,很多國家會選擇貨幣貶值,但柬埔寨本身用的就是美元,且沒有外匯管制,這些對于出海柬埔寨的企業(yè)而言,都很有利。

柬埔寨金邊自貿港堆疊的集裝箱

柬埔寨金邊自貿港堆疊的集裝箱

高震東

中越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

這次特朗普公布新關稅,東南亞國家肯定會主動和美國談判,基本不可能硬剛。后續(xù),這些東南亞國家可能會降低美國進口商品的稅率、增加美國商品的進口等。

但我認為,美國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最終的目標還是在中國企業(yè)上。因此,東南亞政府之后可能會背刺中國,對中國企業(yè)做出一些限制或者索要補償?shù)?,這是目前很多出海的中國企業(yè)的擔憂。

不過,既然已經出海了,再回去也不太可能,所以這些企業(yè)可能會先放緩投資,等待后續(xù)東南亞政府和美國的談判結果。

有一點需要強調,即使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仍然認為出海是中國企業(yè)的大趨勢:

◎ 首先,中國一直具有產業(yè)鏈優(yōu)勢、規(guī)模優(yōu)勢,相比其它國家,中國企業(yè)出海仍然是有優(yōu)勢的,持續(xù)參與全球性的貿易,中國的話語權才會越來越大。展望未來,我也認為中國會繼續(xù)推進東盟一體化,并加大對東盟的補貼。

欽州打造中國東盟貿易合作中心,

欽州打造中國東盟貿易合作中心,

通航全球主要港口

◎ 其次,美國如此重拳出擊,對中國和人民幣而言或許是利好。如果全球持續(xù)去美元化,很多國家可能會考慮人民幣貸款,并和中國達成一些協(xié)議。

那么,對于之后計劃出海的中國企業(yè)而言,我有以下建議:

??第一,需要對出海投入更多,建立本地化團隊,因為出海后,企業(yè)的業(yè)務是在當?shù)剡M行的,所以可以盡量交給當?shù)厝俗觥?/p>

??第二,目前先聚焦本土市場或者東盟市場,先放棄美國市場,美國現(xiàn)在的變數(shù)太多了。

??第三,幫助東南亞進行一定程度的產業(yè)升級,或者幫助東南亞進入中國的供應鏈,換句話說,讓東南亞擁抱中國。

中國企業(yè)具體出海到哪個國家,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過越南仍然是我認為比較理想的出海地,原因有三:

◎ 首先,越南目前經濟處于快速增長的前夜,已經具備了作為初級工業(yè)國的基礎,下一步可能會拉基建、做大做強房地產、擴大內需等。

◎ 第二,中國未來可能會增加對越南產品的進口。

◎ 第三,全球做電子產業(yè)鏈的國家主要是越南、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目前的電子產業(yè)鏈已經比較成熟了,人口也夠多,而且不像印尼宗教盛行,離中國也很近,具有培訓優(yōu)勢、管理優(yōu)勢等,很適合中國企業(yè)出海。

黃兆華

國際業(yè)務實戰(zhàn)專家

北京出海領航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

美國的“對等關稅”本質上是一種經濟戰(zhàn)爭,沖擊力遠超預期,不僅是中國,包括東南亞、歐洲、日韓等主要經濟體等都對此做出了比較強烈的回應。

但回應的強度根據(jù)各國的國力大小和實際情況有所不同。以越南、柬埔寨為代表,由于實力孱弱,手中并無太多籌碼,因此選擇了委曲求全、退讓回避;以加拿大、歐盟(尤其法國、德國)、英國等為代表的國家,其反應是兩手準備,一方面著手與美國談判,另一方面也在準備強硬的反制措施。

我國顯然是短期受到沖擊最大的國家,加上東南亞國家被加稅后轉出口的路徑基本被堵死,正因如此,我國采取的措施是強硬的反制,將美國進口中國的商品也征收34%的關稅,這是一個非常正當且及時的舉措。

關稅是一把雙刃劍,對美國經濟將會產生巨大的反噬效應,美股前所未有的暴跌便是例證。因此,我個人不排除特朗普是以“關稅大棒”為談判籌碼,并以此同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韓、東南亞等展開具體談判,由此可能導致關稅幅度會發(fā)生一定變化。

但中美的關稅博弈當前難以判斷,這是兩國在經濟上的深層次的博弈,很難通過一個簡單的途徑加以解決,需要讓時間來解答。

回到企業(yè)層面,除了東南亞,我認為許多領域依然有回旋乃至打開新局面的可能性。

這幾日我恰好在歐洲出差,與德國的學界、企業(yè)界人士進行了深度交流,他們一致認為美國的行為出人意料,認為這是美國經濟主義霸權的體現(xiàn),認為應該聯(lián)合起來加以反制。

那么以中歐之間為例,可以如何進行更緊密的合作呢?一方面是要破除過去的一些負面因素,打開緊密合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歐能從能源、綠色經濟、智能制造、數(shù)字化等領域展開更深度的合作,在一些特定的領域破局,打破以往合作停滯不前的局面。

以此類推,中日韓三國三個重要經濟體之間在合作上的破局,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相信未來三國之間會有更多的動作,以及中東地區(qū)、非洲、中亞、俄羅斯、拉美等市場的機會依然非常值得關注。

總體而言,盡管北美市場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但世界如此之大,我們依然有許多地區(qū)可以平衡布局、分散風險。

“去全球化”也好,“去中國化”也罷,盡管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打破了多年以來的世界貿易秩序,但現(xiàn)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我國已經是全球市場上巨大且重要的力量,也有能力運用自己的全球影響力,一起參與重塑全球經濟格局,這個過程中,我們依然可以持續(xù)觀察。

當前的沖擊或許令一些企業(yè)感到手足無措,對中國企業(yè)是否應該出海感到迷茫,但我認為一方面,自2006年以來,中國企業(yè)出海史就是一個克服困難、韌性生長的歷史,另一方面,此前從我國政府到業(yè)界和企業(yè),其實對當前的局面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思想準備,也提前進行了很多布局,在對抗美國不講理的政策博弈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們是知道如何好好反擊以及保護自己的。

隨著國際市場階段性進入一個“亂流期”,保持底線思維,系好安全帶的同時,依然還是回歸到企業(yè)經營本身,造長板、補短板,更主動地投入如產品升級、服務升級、提高品牌能力等工作,與此同時保持信息的暢通,保持與各界專業(yè)人士的溝通,保持開放性。

既要“低頭耕作,也要抬頭看路”。

煙臺港等待裝船出口的國產汽車

煙臺港等待裝船出口的國產汽車

彭帥

中歐法律基金會理事長

全球律師協(xié)作平臺法律先生創(chuàng)始人

美國這輪關稅本質上是特朗普政府談判的籌碼,所以,很多國家開始去找美國談判。越南反應很快,馬上就派代表過去了,但有些國家,比如柬埔寨等沒有談判的籌碼,可能就比較麻煩。

最近,我在日本遇到了一群中國做半導體的朋友,他們正準備去熊本考察設廠,這次美國新關稅出來,大家都在猶豫,日本企業(yè)界朋友也在期待日本政府的談判。

目前,大家都在觀望,這是兩個世界的博弈,很尖銳,主要還得靠各國政府的行動,身處其中的企業(yè)家沒辦法做太多。

當然,除了短期的觀望,企業(yè)也要思考如何改革自己的商業(yè)模式。例如,怎么用IP運營實現(xiàn)利潤調節(jié),克服關稅問題。最經典的例子是可口可樂,通過IP運營實現(xiàn)了全球的布局,在每個國家都是本地化的,那么關稅對它就沒有什么影響。

此外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大企業(yè)有抗風險能力,但很多中小企業(yè)這次就很痛苦了,因此,我和一些業(yè)內人士也在探討,是否可以通過產業(yè)商會的組織進行商家整合,組團出海從而降低風險、成本,增強博弈能力。

這是一場持久戰(zhàn)。中國企業(yè)應該學會一個能力,即“化整為零”——在全球各個市場去落地。如果中國企業(yè)能夠熬過這一代,將變得非常厲害,將完成最終的國際化。

卓立

激蕩商學執(zhí)行院長

華商出海產業(yè)服務聯(lián)盟主理人

這時候,大家心里肯定都很慌,有些企業(yè)家馬上想著是不是要繼續(xù)遷移到墨西哥、中東等稅率更低的地方。我們不能自亂陣腳、病急亂投醫(yī),得先冷靜下來分析:

◎ 首先,沒人能保證特朗普就不會對這幾個地方再下手。

◎ 其次,目前這種全球高關稅到底能否持續(xù)?市場真的能消化這種壓力嗎?美國國內真的能承受大幅加稅導致的終端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可能帶來的通貨膨脹嗎?這些問題都還難以解答。

◎ 最后,很多這次被征收高關稅的國家,也是美國企業(yè)的出海地,比如東南亞就是美國很多跨國公司的主要生產地之一,這些美國企業(yè)有可能也會反抗。

綜上,我認為,如果全球市場無法消化這次的關稅大棒,必然會出現(xiàn)反彈和口子。

那么,中國企業(yè)還要出海嗎?

我的結論是:出海是大趨勢,這個趨勢不可逆。

??首先,我們的工業(yè)產值占到了全球的35%,這樣高的產能本身就不只是為了滿足國內市場,而是要滿足全球市場。

??第二,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的、最高效的、性價比最高的全供應鏈體系,目前無法替代。美國下定決心要打散中國供應鏈,因此各國也很默契地開始重構全球供應鏈體系了。

總結來說,現(xiàn)在不是逆全球化,而是去中國制造中心化的新全球化,也就是將中國的部分供應鏈能力分配到世界其它經濟體,進一步形成全球的協(xié)同。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與其被動接受,我們不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重建與分配,才能把握主動權,這也是出海的核心背景原因,是出海不可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美國市場的確越來越難做了,因此國企業(yè)也不一定要死磕美國,我們更要走出去開發(fā)新興市場,東盟、非洲、中東、南美洲、歐洲都存在機會。

中非班輪助力“中國制造”參與非洲發(fā)展

中非班輪助力“中國制造”參與非洲發(fā)展

??最后,我想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我們在開發(fā)新興市場時,需要明白現(xiàn)在全球的貿易趨勢也在悄然變化,很多國家對純貿易日漸抗拒,都希望能在岸外包,將生產制造引到自己國內,分得全球供應鏈重構的一杯羹。

雖然困難重重,任重而道遠,但出海這艘船必須要開出去。而面對這輪駭人聽聞的加稅,我們不如先讓子彈先飛一會——大局未定,切勿病急亂投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