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保監(jiān)會下發(fā)關于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整后續(xù)事項的批復,批準該公司名稱由“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并核準比亞迪副總裁周亞琳的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易安保險2016年2月份開業(yè),是國內四家專業(yè)互聯網保險公司之一。2020年7月份,易安保險因償付能力不足等原因被銀保監(jiān)會接管。2022年7月,銀保監(jiān)會公告,原則上同意易安保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與此同時公開招募戰(zhàn)略投資者。
5月9日,銀保監(jiān)會官網正式披露《關于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復》的公告,同意比亞迪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受讓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00%。
同時,深圳市銀之杰科技、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西藏晟新創(chuàng)資產管理、北京富邦恒業(yè)科技、北京恒屹鑫源科技、山東達能工貿、深圳錦久辰商貿不再持有該公司股份。此次股權轉讓后,以上股東將不再持有易安財險股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易安財險現有的經營范圍里并沒有車險業(yè)務。業(yè)內預計,在比亞迪入主后,將申請車險資質,并盡快推出新能源車險產品。
在新能源車企紛紛搶灘保險市場時,比亞迪作為頭部車企在收購易安財險后能帶來哪些新玩法一直被市場關注,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新能源車企具有數據采集的優(yōu)勢,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精準的定價,甚至帶來整個新能源車險價格的下降。
但有車險精算師告訴界面新聞,靠與保險公司共享大量駕駛數據、甚至自行開發(fā)保險產品來降低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用在短期內是無法實現的。
“車險定損、理賠都是非常復雜的,除了駕駛數據的積累,運營經驗的積累也同樣重要。目前因為維修成本高和事故發(fā)生率高,保費與風險相匹配。即使靠駕駛數據更精準地分析出部分車主的駕駛風險低,匹配了低保費,那也就有其他車主的保費會相應升高。整體上的變化在短期內很難被消費者感受到。”
盡管新能源車險被詬病價格昂貴,承保險企難賺錢,但毫無疑問的是,新能源車險將是未來。
申萬宏源分析師葛玉翔則預計,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guī)模將達1543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15.7%;預計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guī)模將達12790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31.3%。
多家保險公司2022年財報披露,2022年,中國人保財險承保467萬輛新能源車,同比增長59.6%,保費收入206億元,同比增長72.7%,新能源車險以及智能網聯車險正在成為拉動車險規(guī)模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太保也表示,2022年的新能源車保費增速超過90%,已經為280萬輛新能源車提供保障超2萬億元。
下一篇:極兔買買買,只為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