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在线视频网站,国产视频综合,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成人亚洲综合,日本欧美高清全视频,国产视频黄色,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你的血型與性格、智商、社會地位,真的有關系么?

作者:子昱

校稿:朝乾 / 編輯:撲棱蛾

在電視劇《亮劍》中,主人公李云龍與楚云飛“相愛相殺”,最終在淮海戰(zhàn)役狹路相逢、一決生死,結果兩人都身負重傷。

在搶救時,醫(yī)護人員急需為O型血的李云龍輸血,結果門外的戰(zhàn)士們都不是O型血,最終還是護士田雨獻血救了李云龍一命。

李跟田的事,后來大家都知道了

還記得他在秀芹墳前是怎么說的嗎?

“要是說今后我不找女人,你肯定不信”▼

在整個過程中,A型血的段鵬一心只想救李云龍,卻也險些釀下大錯。坊間傳聞,A型血的人性格固執(zhí)、記仇、易激動。乍一看,這些都對得上劇中段鵬的特點。

劇中,段鵬(右)是武力值很高的角色

搞不好是A型血引爆了他的小宇宙?▼

雖然《亮劍》中的故事是虛構的,但現實生活中關于血型與性格的研究早已有之,古希臘時代的醫(yī)學家、哲學家們就在思考人類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古老的體液學說

古希臘醫(yī)學家希波克拉底反對當時流行的“神賜疾病”理論,為了探索疾病的本質,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體液學說”。

該學說認為人體內存在黃膽汁、黑膽汁、血液、黏液四種液體。它們在體內自然形成,又不斷消耗,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對健康和疾病起很大的作用。

希波克拉底的歷史地位,不用再多介紹

許多醫(yī)學人,都熟記以他為名的那份誓言

(圖:Flickr @Michaela Pereckas)▼

此后,古羅馬醫(yī)學家蓋倫繼承并發(fā)揚了體液學說,在希波克拉底的基礎上,蓋倫進一步通過“氣質學說”構建了性格形成的原因。

氣質學說認為,人體內四種體液比例的不同,導致了人與人之間性格、氣質的不同:膽汁質以黃膽汁為主,性格暴躁、迅猛;抑郁質以黑膽汁為主,性情脆弱、憂郁;多血質以血液為主,性格活躍、靈敏;黏液質以黏液為主,性格沉著、遲緩。一個人的生理狀況以某一種體液為主導,那么就對應特定的氣質,性格。

在嗎?看看你是哪種液▼

體液學說主導歐洲醫(yī)學發(fā)展兩千余年,并成為中世紀時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隨著19世紀生物醫(yī)學的大發(fā)展,人們也逐漸摒棄了這一論點。但隨著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的興起,氣質學說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根據這套理論,衍生出了一些“科學認知”

不同的病狀,有不同的放血部位(圖:wiki)▼

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兩個,即興奮抑制,兩種基本神經過程的各種表現構成了高級神經活動的不同類型:

強、平衡而不靈活的個體,其神經反射很容易建立并達到平衡,但卻穩(wěn)定難以改造,這是黏液質的生理基礎;

強而不平衡的類型構成了膽汁質的基礎,這種類型的個體神經活動興奮強于抑制;

弱型的個體難以建立條件反射,這種類型的個體神經細胞很弱,所以正常強度的刺激也會引起他們的保護性抑制,這是抑郁質的基礎;

強、平衡而靈活的類型是最完美的,神經系統(tǒng)可以很快適應環(huán)境改變并做出相應調整,這是多血質的生理基礎。

說到巴甫洛夫(右二),就繞不開他的狗

這狗和薛定諤的“貓”,都是科學界的名寵物

(圖:壹圖網)▼

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推動了醫(yī)學的發(fā)展,并為疾病的精神療法提供了理論依據。然而,巴甫洛夫的理論畢竟誕生于近100年前,許多方面仍然有待完善。

與此同時,學界也在探索其他影響性格的因素,血型便是其中之一。

血型性格學說

中世紀,人們就開始嘗試使用其它個體的血液輸注給失血過多的個體。接受過輸血的個體中,有的幸運地活了下來,但大部分都在輸血后數小時內出現急劇的發(fā)熱、疼痛、血尿等癥狀,隨后迅速死去。過高的死亡率讓人們不得不禁止輸血治療。

許多醫(yī)學常識,其實是近代才發(fā)現并普及的

在科學不甚昌明的中世紀,還會給人輸羊血

(圖:Wellcome Library)▼

1900年,奧地利醫(yī)學家蘭德斯坦納通過對幾十例人血樣本研究后發(fā)現,有的血液樣本互相融合后紅細胞會發(fā)生凝集,而另外一些卻安然無事。

顯微鏡下的紅細胞凝集,透著點詭異

(圖:shutterstock)▼

據此,蘭德斯坦納認為血液可能存在不同的分組,并根據觀察將血液分為A、B、O三種類型,2年后蘭德斯坦納的學生擴大研究樣本,發(fā)現了第四種血型AB型。此后一百多年,A、B、O、AB成為最主要的血型分類方式。

后來,為了紀念這位發(fā)現血型的科學先驅

人們把他的生日(6.14)定為世界獻血日

(圖:geschichte.univie.ac.at)▼

血型分類極大地提高了輸血治療的成功率,在后來的實踐中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蘭德斯坦納也因此在1930年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生理學獎。

這個發(fā)現很快被應用到之后的二戰(zhàn)中

得益于血型分類,許多士兵保住了性命

(圖:wiki)▼

自從發(fā)現血型后,各國的科學家們對血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927年,日本學者古川竹二發(fā)表論文《基于血型的氣質研究》,認為人類血型與性格相關,并首次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氣質,同一血型具有相同的氣質”的論斷。

雖然他的研究樣本只有不到30個人,在統(tǒng)計學上的可靠性并不高,但依然引起日本社會的高度關注以及興趣。尤其是日本軍部,大量資助他的研究,希望找出最好的血型組合,用以糾集法西斯軍隊。

日本軍部除了大量資助生物、細菌研究外

還進行了許多慘絕人寰的活體實驗

殘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由于彼時日本對中國侵略加劇,日軍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血型組合,以減少中國民眾的反抗。

1932年,古川竹二再度發(fā)表論文,通過對各族群間血型差異的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臺灣參與反抗運動的以O型血居多,他們具有較強的反抗性。古川竹二因此建議日本政府,讓日本人與中國人通婚,以減少反抗性。

古川的反智言論之所以能大行其道

跟當時日本全民的戰(zhàn)爭狂熱脫不了干系

(圖:wiki)▼

日本投降后,由于古川竹二的研究是為軍國主義服務,而且缺乏科學性,不再受到人們的關注。

但在1964年,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發(fā)表題為《血液群體與性格性狀》的論文,他通過對568名意大利人的研究發(fā)現了一些血型與性格存在相關性的蛛絲馬跡。

這一研究再次激發(fā)了世人對于血型與性格關系的研究。此后30年,不同學者針對血型與性格血型與智力,乃至血型與社會地位等課題展開了大量研究,遺憾的是研究結果并沒能取得一致性。

冷戰(zhàn)期間,憑腦洞而開展的研究還有很多

NASA和斯坦福,就想過如何在太空種地

(官方設想圖,圖:壹圖網)▼

是玄學還是真理

雖然目前學界就血型與性格是否存在關聯并未達成共識,且普遍認為性格受到先天遺傳、生長環(huán)境、所接受教育等多種因素影響,但依然阻擋不了“血型迷信”在部分國家的巨大影響。

在日本,血型影響了生老病死等各個方面。許多日本人會把遇到的一切問題都歸因于血型,他們會將血型要求納入擇偶、交友等要求中。此外,有些日本公司也會根據血型招聘員工。

在日本階層流動性不高,上升渠道窄的趨勢下

人們轉而向血型迷信、星座命理尋求慰藉

想為自身命運找到一絲對應的合理性▼

據日本最大的經銷公司東販集團統(tǒng)計,2008年十大暢銷書當中,有一半都是在講血型如何決定性格、命運。而且每新出版一本關于血型的書籍,都會迅速賣出超過500萬本。

就連日本人深以為傲的游戲、動漫等也免不了血型的影子。日本的動漫游戲,如拳皇、合金裝備等也會專門介紹角色血型。

《血型君》,一部以血型為主角的動漫▼

即便是日本政界,政客們也信奉血型的重要性。前首相麻生太郎在自己的官網公開他是A型血(認真嚴謹、高素質),而他的對手小澤一郎則是B型(花言巧語,令人生厭)。

與此相對的是,關于血型與性格的研究結果前后矛盾,“血型性格論”在大多數地區(qū)也并未流傳開來。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血型并不關心,甚至壓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除非是有特定的需要。

找一些是個人就有的性格品質湊一塊

歸類到血型下,誰看了都感覺是在說自己

說到底,這種技術含量和星座命理是一回事▼

目前可以明確的是,血型源于先天遺傳,如果血型可以完全決定性格的話,一對同卵雙胞胎的血型一致,那么他們的性格也將相同。然而事實上,性格迥異的同卵雙胞胎比比皆是。

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fā)現,相同血型的幾個陌生人,其性格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此外,自蘭德斯坦納發(fā)現血型后,人們又陸陸續(xù)續(xù)發(fā)現了其它多種血型系統(tǒng),這都是血型性格學說從未考量過的。顯然,血型并不是決定性格的主要因素。

在蘭氏之后,新的血型系統(tǒng)不斷被發(fā)現

目前,有30種血型系統(tǒng)受國際輸血協(xié)會承認

(圖:shutterstock)▼

據目前研究發(fā)現,人的性格只有30%~40%與遺傳有關,而60%~70%是與后天學習、環(huán)境影響有關。也就是說,后天因素更多地決定了人的性格。

人的性格養(yǎng)成,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

只強調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是不嚴謹的

(圖:圖蟲創(chuàng)意)▼

血型性格論在部分國家大行其道,其一是由于每個被測試者會將自己的某個特質強行對應;其二是由于文化大背景下個人的心理暗示作用,認為自己的行為就應該按照所謂的標準。

鑒于此前少量研究確實發(fā)現了血型與性格等有著一定關聯,本著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從血型探索人類性格的秘密仍然是有些科學家的研究課題。

我們的血液中,到底還流淌著多少秘密?

(血細胞,圖:壹圖網)▼

兩千多年前,《晏子春秋》中記錄了南橘北枳的故事,寓意后天環(huán)境對于人品性的影響。古人尚且知道后天環(huán)境對人生的巨大影響,今人就更不應該迷戀特定時代的產物——血型性格學說。

在還未完全得到科學證實前,就權當它是茶余飯后的時光消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