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夫山泉因其產品包裝引發(fā)了廣泛爭議。特別是其旗下的東方樹葉和茶π兩款產品,被指包裝設計含有日本元素,引發(fā)了網友的熱議。具體爭議點包括:
東方樹葉包裝設計:有網友指出,東方樹葉的包裝設計包含日本元素,例如「青柑普洱」包裝上的仙鶴被認為源自日本浮世繪,「紅茶」上的馬被認為源自日本德川時代的戰(zhàn)馬,「綠茶」上的塔被認為源自日本京都東寺的五重塔,以及「玄米茶」上的錦鯉旗被認為反映日本男孩節(jié)的傳統(tǒng)。
綠茶產品標簽文案:綠茶瓶身上的文案提到“日僧南浦邵明于怪山寺修佛習茶,攜蒸青綠茶東渡,日本抹茶由此發(fā)源”,被解讀為“抹茶起源于日本”。
農夫山泉的回應:農夫山泉客服回應稱,東方樹葉綠茶產品標簽上的建筑圖案是根據中國寺廟建筑形象所做的藝術創(chuàng)作,并非日本建筑。同時,綠茶瓶身上的文字意在表達日本茶文化源自中國,宣傳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各國的影響。
包裝設計背景:東方樹葉的外包裝由英國設計公司Pearlfisher設計,選擇了在中國茶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些事件,如日本抹茶起源、英國商船、茶馬古道的元素來設計。 此外,農夫山泉與娃哈哈之間的商業(yè)競爭背景也被提及。兩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鐘睒睒和宗慶后,之間的歷史糾葛被自媒體和網民稱為現代版“農夫與蛇”。在市場份額爭奪中,農夫山泉曾涉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引發(fā)行業(yè)內的爭議。
總體來看,農夫山泉的包裝爭議不僅是設計審美的問題,還涉及到法律、道德和文化自信的深刻探討。
這個事兒,老章得說幾句。首先,咱們得承認,藝術創(chuàng)作和設計靈感來源是全球化的,不可能完全脫離其他文化的影響。但是,當這種設計觸及到民族文化自尊心的時候,就容易引發(fā)爭議。這確實觸動了部分國人對文化傳承和國家形象的敏感神經。畢竟,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任何可能的“外來影響”都會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中國這樣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國家。
這場關于農夫山泉產品包裝的爭議,無疑是一場文化自信的較量,也是現代商業(yè)競爭的一個縮影。首先,關于東方樹葉的包裝設計被指包含日本元素,
對于東方樹葉包裝設計的爭議,老章覺得,如果確實如網友所說,包裝設計中有明顯的日本文化元素,那么設計團隊在進行文化元素選擇時應該更加謹慎,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對本土文化特別自豪的國家。藝術創(chuàng)作雖然沒有界限,但是文化敏感性是設計師需要重視的。咱們有那么多美麗的中國元素,用得好,同樣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中日歷史上存在著諸多敏感事件的背景下,這樣的設計選擇無疑是風險的。但從農夫山泉的解釋來看,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表達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即中國茶文化對日本乃至世界的影響。這種解釋在理論上是站得住腳的,畢竟文化的交流本身就是多向的,互相借鑒和吸收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綠茶產品標簽文案的問題,老章認為農夫山泉的意圖是好的,想要展示中國茶文化的深遠影響,但是表述方式可能給人留下了歧義。通訊誤會不是小事,特別是在這種涉及到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感的話題上。農夫山泉應該在這方面做得更細致一些,確保傳達的信息是準確無誤的。
關于農夫山泉的回應,客服的解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但這顯然還不夠。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應該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比如通過更詳細的官方聲明或者文化講座等形式,來深入闡釋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文化立場,這樣既能表明態(tài)度,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至于包裝設計背景和農夫山泉與娃哈哈之間的商業(yè)競爭背景,老章覺得這背后的故事確實很豐富。設計來源于英國設計公司,說明農夫山泉在國際化道路上的探索,但同時也暴露出在文化敏感性把控上的不足。至于農夫山泉和娃哈哈之間的競爭,這就是商場上的故事了,誰也別想在商場上永遠做個安靜的美男子,關鍵是要公平競爭,不要做出損害行業(yè)和消費者利益的事情。在商業(yè)競爭中,品牌形象和公眾情感往往成為可以被利用的工具。這種情況下,任何一點小的爭議都可能被放大,成為攻擊對手的武器。這種現象在商業(yè)社會中并不罕見,但對消費者和社會整體而言,卻可能引發(fā)不必要的誤解和分裂。
從更廣的視角來看,這場爭議反映出的是當前中國社會對文化自信和國家形象的深切關切。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如何在保持開放的同時堅持文化自信,是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對于中國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關于產品包裝的爭議,更是一次關于如何處理傳統(tǒng)與現代、本土與外來之間關系的思考。
總之,這次的包裝爭議不僅是一個設計審美的問題,更是一個文化自信、法律道德的大話題。老章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更多的中國企業(yè)和設計師深思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信,同時又不失國際視野。只有這樣,咱們的產品才能在世界市場上更加自信地走得更遠。
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文化的力量在于其包容性和創(chuàng)新性,而非排他性。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應該是對外來文化的恐懼和排斥,而應該是基于對自身文化深厚底蘊的認識和自豪,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自信開放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讓中國文化的魅力綻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