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關系越是敏感,雙方就越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邊界。
近日,有市民反映太原某中學家委會擬為老師買教師節(jié)禮物。擬籌備禮物包括5套化妝品、2套男士派克筆、7束花,共約5000余元。對此,校方工作人員稱,學校明令禁止老師收禮,“如果有,也一定是家長自發(fā)組織的”。該校所在地小店區(qū)教育局教師工作科工作人員稱,已關注到此事,責令涉事學校盡快調查。
教師節(jié)期間向老師表達一下祝福和感謝,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墒牵瑒虞m拿出數(shù)千元給老師買禮物,不免讓人懷疑,這究竟是表達心意還是另有他意?
就目前的信息來看,真相到底是什么,有待相關方面給出答案。學校既然明令禁止老師收禮,那很可能的確是家長的自發(fā)行為,老師并不知情,但需要追問的是:家長為什么要這么做?
其實,家長的心態(tài)也不難理解。教育是每一個家庭的大事,家長們總希望老師多關注一些自己的孩子,多幫助一下自己的孩子。而事實上,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如何,確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效果。更何況,學校也有一些資源和機會,可以分配給不同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傾斜。老師和家長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
這也是家校關系之所以敏感的原因。但越是敏感,雙方就越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邊界,不要輕易地用越界行為毀了來之不易的親清家校關系、師生關系。教師節(jié)表達心意確實可以利用一定的物質載體,比如一張賀卡就可以很好地送出祝福。但是,當禮物的價值過高時,人們看到的就不再是這份心意,而是物質本身。
只要有一個家長給老師贈送昂貴的禮物,那么,其他家長就難免產生攀比心理,擔心自己沒有送禮物,或者送的禮物價值太低,讓老師不滿。為了防止老師“不滿”,許多家長就會跟風購買昂貴的禮物,久而久之,老師或許也會習以為常……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如此一來,師生之間純粹的教學關系就變了味,校園風氣也會受到侵蝕。
構建良好家校關系,知易行難。學校、老師和家長都要為之努力。老師在平時要秉持公正心態(tài),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遇到問題時多與家長誠懇溝通,打造家校之間的信任基礎。家長也要對學校和老師賦予充分的信任,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計劃,不做“甩手掌柜”,形成家校合力。這樣的良性互動,恐怕比昂貴的禮物都更受老師歡迎,也更能產生良好效果。別讓不恰當?shù)亩Y物扭曲了教師節(jié)的本意,也扭曲了家校關系。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土土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