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在线视频网站,国产视频综合,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成人亚洲综合,日本欧美高清全视频,国产视频黄色,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李想的“蹩腳”故事 理想的品牌焦慮

2023年,李想發(fā)了30條原創(chuàng)微博,何小鵬發(fā)了13條,李斌只有1條。如果算上轉發(fā),李想發(fā)了近100條微博,平均1.5天一條。

“筆耕不輟”的李想一邊忙不迭地轉發(fā)理想汽車銷量周報,一邊點評友商們的市場策略出現問題,又時不時提供一點行業(yè)建議,“達到千億級別的收入規(guī)模后,15%-25%的產品毛利率是一個健康生存的汽車企業(yè)的基準要求”。

對于一家自詡“豪華汽車品牌”的車企來說,李想頗有些馬斯克“推特治國”的意味。

最近一段時間,李想試圖向外界塑造一個不同于以往的理想汽車形象,他在微博上講述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理想ONE停產的故事:理想ONE遭受問界M7的嚴重擠壓導致銷售崩盤,于是決定“壯士斷腕”,停產理想ONE。

并且表示,在公司經營中學習了華為、比亞迪、BBA等公司的優(yōu)勢,最終在理想L8、理想L7Air車型上取得成功。李想總結道,“我們(理想汽車)核心的驅動力只有兩個字:成長。

在理想汽車銷量領跑新勢力的當下,李想當然有足夠底氣去樹立新的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但如果深究,李想的微博,以及微博里的小故事,似乎多少有些為了上價值而上價值的意味,以至于故事細節(jié)與曾經自己的描述都前后矛盾。

理想ONE的停產原因,恐怕并不如李想說的那樣,至少和理想汽車此前的說法相違背。而這背后,隱藏著理想更深的焦慮。

01.強行“甩鍋”問界不可取理想ONE究竟為何而停產?李想最新的解釋是這樣的:2022年三季度,問界M7的發(fā)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HW(華為)的超強能力直接讓理想ONE的銷售崩盤、提前停產。

事實真的如此嗎?

問界M7發(fā)布于2022年7月4日,當月首批現車開始交付,該車定位與理想ONE非常相近,都是大型SUV,都采用增程式動力,理想ONE售價34.98萬元,問界M7售價31.98萬元-37.98萬元。

從產品定位和售價來看,問界M7確實與理想ONE產生了正面競爭,但問題在于,理想ONE的銷量下滑并不始于問界M7的發(fā)布。導致理想ONE“銷量崩盤”的原因,更可能來自自家的理想L9。

早在問界M7發(fā)布前半個月,6月21日,理想汽車就發(fā)布了理想L9,8月底開始正式交付。

由去年銷量圖可以清楚地看到,2022年5-7月,理想ONE連續(xù)三個月銷量破萬,但到了8月銷量便出現斷崖式下滑。到理想L9開始全面交付的9月時,銷量已不足高點時的1/10。稱得上是李想口中的“銷量崩盤”。

但在8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對于理想ONE的新訂單增速放緩,公司總裁沈亞楠的解釋是這樣的,“我們認為(理想ONE銷量下滑)主要原因是隨著新產品陸續(xù)進入零售店,消費者的注意力更多地被理想 L9 所吸引?!?/p>

由上圖可見,理想L9在交付后的第一個完整月度,即完成了銷量破萬,與理想ONE的下滑形成鮮明對比。

如果我們再看問界M7的年銷量(如下圖),就會發(fā)現其市場表現似乎并不像李想所描述的那般強勢。即使銷量最高的月份也只有5226輛,不到理想ONE和理想L9高點的一半,并且在此之后問界M7銷量便一直處于下滑趨勢,理想L9的銷量卻長期穩(wěn)定在10000輛左右,兩者并未出現明顯的“蹺蹺板”。很難想象這會是李想口中壓倒理想ONE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一方面,彼時售價更接近理想ONE的理想L8已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而理想L8不僅價格與理想ONE相仿,且其大部分關鍵配置都優(yōu)于后者,因此不少潛在用戶正處在觀望中。

當時李想甚至直接在微博回復網友,“等L8的現階段就別買ONE了”。

而在外界看來,理想ONE的停產更多還是自身原因。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智行駕道”(ID:carviews)表示,停產的原因主要是為新車型讓路,并且理想ONE是理想汽車的第一款車,其平臺、配置已很難再通過改款提升。

事實上,在李想的微博小故事發(fā)出后,已經有不少博主、媒體發(fā)現其中的細節(jié)欠缺說服力?;蛟S這出“學習友商,超越友商”的故事只是李想想要塑造企業(yè)文化、品牌形象的一個邏輯bug,但略顯“蹩腳”的戲碼,從無形中也透露出李想,以及理想汽車在銷量大好之下的新焦慮——豪華品牌夢

02.理想的豪華夢

從價格上看,理想汽車毫無疑問是一家豪華汽車品牌,李想也不止一次地表達自己對BBA的執(zhí)念,“很多友商那仨瓜倆棗的銷量,有啥可干的?被迫害妄想癥呀?我們核心關注的一直都是BBA的盤子”。

BBA的“盤子”也經歷了百年風雨,想要從零開始創(chuàng)立一個能與之抗衡的新品牌,難度可想而知。

“品牌不是一種手段,品牌是一個企業(yè)的終極目的,品牌等于我們是誰,回答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在2021年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李想闡述了他對豪華汽車品牌的理解。

他把品牌劃分為三層,其中0-60分是品牌價值,決定了這個品牌能不能生存下來。再往上一層60-90分,就會出現品牌關系,講的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90-100分,李想表示這是精神層面的,“這種精神層面可能最初是小的層面的,但是伴隨著企業(yè)的成功,和把這樣的成功跟一些有效的帶有精神性的人連接在一起,其實就會變成大家所向往的?!崩鐔滩妓购吞O果公司。

不過,在汽車行業(yè),尤其是豪華汽車品牌,與李想說的“三層”并不存在絕對的遞進關系,而往往是同時進行。

以特斯拉為例,其最初發(fā)布的三款車型Roadster、ModelS、Model X均為豪華跑車,售價高昂,主打極致技術和性能。彼時的特斯拉還遠遠談不上“生存下來”,就連馬斯克本人也處在破產邊緣。但憑借最初幾款車型積累的品牌影響力,在推出平價版的Model Y和Model 3后,訂單便紛至沓來。類似地,蔚來的第一款車EP9走的同樣是先“高舉高打”,再鋪開銷量的路子

回到理想汽車,這家公司顯然沒有類似想法,理想汽車的第一輛車理想ONE從發(fā)布之初,定位就一直是“家用SUV”,與性能、極客、賽道等傳統(tǒng)豪華元素毫不沾邊。這也是為何理想汽車長期被外界質疑“只有價格達到了豪華”。

如今看來,理想汽車確實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其品牌塑造正沿著李想曾經的構思向前推進,但目前理想汽車處在哪一層?他沒說。

不過,同行的處境似乎可以映射理想汽車的位置。曾經“造車新勢力三強”里的蔚來和小鵬都處于銷量低谷,不久前蔚來公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銷售優(yōu)惠,全系降價3萬元;而小鵬則深陷“再不成功可能就要倒閉”的輿論中,把翻盤希望寄托在小鵬G6上。兩家車企與理想汽車連續(xù)兩個季度盈利、連續(xù)三個月銷量過兩萬,三款車型多點開花的“春風得意”截然不同。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現在已經沒多少人認為理想汽車會倒閉了,相反,它是造車新勢力里活得最好的那個。那么,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理想汽車已經擺脫了最初的生存階段,進入了李想口中品牌化的第二層——品牌關系,講述人和人之間的關系。

在李想看來,要形成較好的品牌關系,需要培養(yǎng)用戶的參與感,通過足夠多的參與感形成認同感,再通過足夠多的認同感形成歸屬感。

而李想“重寫”理想ONE的停產故事,似乎也有安撫老用戶之意。

去年9月,理想ONE停產前后曾引發(fā)“滿城風雨”:“理想ONE停產前夕降價兩萬惹爭議,逾千車主發(fā)起集體投訴”“不想‘提車變絕版’,百余位湖北地區(qū)理想ONE車主集體投訴”……這樣的車主顯然不符合李想口中的“參與感”“認同感”“歸屬感”。

如今理想汽車銷量領跑新勢力,理想汽車的輿論口碑也處于歷史高位,但那些花了三四十萬真金白銀購買了理想ONE的車主,恐怕不會因為這些就平息怒氣。在企業(yè)高光時刻,李想選擇此時拋出一個“新故事”,既能安撫老用戶,又能為企業(yè)品牌形象添磚加瓦,何樂而不為?當然,前提是確實如他所說。

03.成為豪華品牌,不能只寫“小故事”

通過“舊事新講”塑造品牌形象,李想不是第一個。

2021年雷軍在他的年度演講里同樣也用了同樣的套路,“其實,小米手機剛起步的時候,就是從高端入手的,小米手機第一代就是當時最高端的智能手機。后來我們做了面向大眾用戶群的紅米產品,非常成功,在全球范圍內,推動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 成功極大地稀釋了小米品牌。 再加上我們自身實力不足,小米被很多人誤解成只做中低端 。 ”

雷軍翻出這番“舊案”,同樣是為了安撫“米粉”,幫助小米站穩(wěn)高端手機市場。在這次演講前,MIUI口碑下滑、小米11系列深陷品控問題,小米沖擊高端市場的努力嚴重受挫。

不過理想汽車的處境要比小米好太多,不僅銷量冠絕新勢力,并且相比同價位的BBA車型也并不落于下風。只是外界對理想汽車“三件套”、車型套娃的質疑從未停止。

張翔認為,理想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差異化,同價位BBA沒有增程式車型,其他新勢力也多以純電車型為主,理想車型性價比高,且缺少直接的競爭對手。

這種差異化還能保持多久?“冰箱、電視、大沙發(fā)”的技術壁壘敵得過底盤、三電技術嗎?都是理想需要去回答的問題。

比起在賽道或技術上擊敗BBA,理想汽車顯然更喜歡“銷量”帶來的勝利感。如今,理想汽車是僅剩的還在發(fā)布每周銷量/上險量的車企,比起其他車企一月一發(fā),理想汽車顯然更熱衷于此。

“學習對手,然后擊敗對手”,這樣的故事太過性感,對理想汽車來說,要為這個故事畫上完美一筆,看上去似乎只需最后一件事——銷量超越BBA。因此李想定了個目標:“有信心在2024年實現總銷量超過BBA”。

但在張翔看來,理想汽車還需要更強的營銷,更長時間積累品牌聲量,以及開拓更多海外市場,才能真正“超越BBA”,成為豪華汽車品牌的一極。

BBA成立至今都已是百年品牌,在全球都擁有無數擁躉,即使配置弱于競品,也能憑一個車標就能讓用戶心甘情愿地掏錢。這些,都是理想在銷量和“微博小故事”之外,需要好好努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