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于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可以說是面臨挑戰(zhàn)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多家自動駕駛企業(yè)都不得不面對許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從技術發(fā)展到資金引流,甚至是商業(yè)模式布局,每家公司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
面對這種狀況,不少公司都不得不收縮自己的規(guī)模,Waymo和Nuro均在2022年經歷了不同程度地裁員,福特和大眾支持的 Argo AI 項目甚至直接被關閉。
但即使面對這種困難重重的現狀,不少公司仍然在堅守自己的發(fā)展路線,并對自動駕駛行業(yè)抱有希望。Motional、Zoox 和 Mobileye 等公司都計劃在今年推出無人駕駛業(yè)務,Cruise、百度和AutoX也在運營商業(yè)機器人出租車試點。
面對這跌宕起伏的一年,研究和咨詢公司 Guidehose Insights近日發(fā)布了一份報告,對16家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的知名企業(yè)進行排名。
在排名中,Guidehouse權衡了多種因素,對公司的前景、上市和生產戰(zhàn)略、合作伙伴、技術、商業(yè)準備程度等不同標準進行分析。Guidehouse 將這16家公司劃分為四種類型,包括領導者、競爭者、挑戰(zhàn)者和追隨者。需要注意的是,Guidehouse 今年特別關注的是為輕型到中型車輛開發(fā)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的排名,而非最終可能在其汽車中部署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制造商。
領導者包括 Mobileye、Waymo、百度和 Cruise。大部分公司都集中在競爭者這一層級,其中包括Motional、英偉達、Aurora、文遠知行、Zoox、Gatik、Nuro和安途。第三層的挑戰(zhàn)者包括三家公司,分別是 Autonomous A2Z、May Mobility 和小馬智行。
追隨者這一層級只有一家公司,就是長期因“全自動駕駛”和自動駕駛技術而遭到抨擊的特斯拉。在Guidehouse 2020年和2021年的評比中,特斯拉也因類似的原因排名墊底。
在參與排名的多家企業(yè)中,Mobileye的表現最為出色,不管是策略性還是執(zhí)行力,Guidehose 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Mobileye 此前就已經在基于視覺的ADAS市場中已經確立了領導地位,他們多項專利技術也保證公司在商業(yè)化方向平穩(wěn)落地。這些技術包括 Mobileye SuperVision 自動駕駛系統(tǒng)、Mobileye Drive 自動駕駛出租車解決方案以及 Mobileye Chaffeur 消費級自動駕駛汽車產品。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35億輛汽車搭載了Mobileye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
同樣處于領導者層命的其他三家也有著較為出色的表現,不管是Waymo、Cruise 還是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業(yè)務,都已經開始了其商業(yè)化進程,在部分地區(qū)面向消費者提供無人駕駛出租車業(yè)務。
Waymo于去年11月開始在美國開始商業(yè)化運營,除了在加州等部分地區(qū)開啟經營無人駕駛出租車業(yè)務之外,還和多家貨運公司合作,為其提供自動駕駛貨運服務。而百度旗下蘿卜出行也已經在國內多個城市提供無人駕駛出行服務。截至2023年1月底,蘿卜快跑累計訂單量超過200萬單。
通用旗下的 Cruise 從去年6月正式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業(yè)務,在加州等地區(qū)為乘客提供付費服務。去年12月初,Cruise 表示將會擴大業(yè)務規(guī)模,在今年投入更多的無人駕駛車輛為乘客服務。
目前來看,處于領導層級的自動駕駛公司都已經開始商業(yè)化,在提高自己收入的同時也證明其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達到 L4 級別,足以投入實際運用之中。
而其他的幾家公司目前仍然處于測試階段,不少廠商的車輛尚未實現自動駕駛出租車完全無人化,仍需在配備安全員的情況下才能上路。甚至一些自動駕駛公司目前只能夠提供 L2級別的輔助駕駛服務。
這類公司就包括排名墊底的特斯拉。Guidehouse在報告中表示,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包”成本高達15000美元,但按照當下標準,特斯拉只能提供L2級別的自動駕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