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潤新一家人潛心烹制水鄉(xiāng)特色農(nóng)家菜
“歡迎再次光臨?!币鼓恢拢?7歲高齡的黎諫云坐在中堂鎮(zhèn)三涌村一棟民宅內(nèi),向一波又一波來光顧的客人致謝,她的兒子郭潤新和兒媳陳見歡忙前忙后,一個忙著招待客人,一個在廚房掌勺煮菜,孫子郭靖民在屋里來回穿梭……
一家人,在這里經(jīng)營著他們的農(nóng)家菜館——新新餐廳。
雖然餐廳藏身于小巷民宅中,卻絲毫不影響它的知名度,這里出品的菜式是地道的水鄉(xiāng)味,尤其是招牌菜蜆肉飯,攬客無數(shù),美譽度極高,只需嘗一口就能“俘虜”你的胃。
小民宅,大天地。這里不僅是一家小餐廳,更是筑起一家三代的幸福窩,無比溫情,又激情澎湃。他們潛心烹制美食,為了美好日子攜手奔跑。
從不打廣告卻門庭若市
“阿姨,知道那家賣蜆肉飯的餐廳嗎?”“哦,你說的是新新餐廳吧,從那條小巷進去,就能看到了?!?/p>
夾在眾多居民樓宇中,新新餐廳顯得十分“隱蔽”,如果不是熟人引路,很難找到這家餐廳。餐廳外面的道路上,停滿了前來用餐的私家車,有粵S牌的,也有粵A牌。傍晚時分,一樓到三樓早已坐滿了客人。這些客人絕大部分是回頭客,還有一部分是老客帶新客。
老板郭潤新是三涌村本地村民,妻子陳見歡是他小學(xué)到初中的同學(xué)。高中畢業(yè)后,兩人經(jīng)人撮合結(jié)成連理,陳見歡深受婆婆喜歡,盡得上一代人廚藝真?zhèn)鳌?/p>
數(shù)十年來,夫妻倆攜手經(jīng)營的新新餐廳,成為東莞水鄉(xiāng)味道的代表,吸引一眾食客前來光顧。除了中堂本地客,周邊鎮(zhèn)街以及外地客也紛紛前來品味。當中,不乏一些名人、美食家一探乾坤,如香港美食家梁文韜等。
確實,“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多光顧過的客人都感嘆這家店帶給人“家的環(huán)境”,店主夫妻待客熱情,親切的笑容,幽默的言語,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味道好是立店之本?!惫鶟櫺抡f,餐廳從來不打廣告,客源以熟人為主,慢慢積累口碑,并在顧客之間傳播開來。
這種“味道”,郭潤新夫婦是從上一代傳承下來的。
金字招牌一脈相承40年
熟客都知道,新新餐廳除了菜做得好外,另一個“鎮(zhèn)店之寶”當屬黎諫云。
春去秋來,老人每天“坐鎮(zhèn)”餐廳,向來往的客人打招呼,并聽取食客對菜的味道提出意見。她的堅守,同時鑄造了“新新餐廳”金字招牌。
見到黎諫云時,她閑坐在屋內(nèi),87歲高齡仍然精神抖擻,思維清晰。與記者寒暄幾句后,老人打開了話匣子,從她的口中,三代人的幸?!懊卦E”逐漸被還原。
年輕時的黎諫云手藝聞名水鄉(xiāng)十八里,炒出來的菜人人夸。好手藝就要有用武之地,上世紀70年代,老人被安排到三涌生產(chǎn)大隊工作,主掌大隊食堂,平日負責接待與大隊膳食?!拔兜篮?,很有水鄉(xiāng)特色?!狈彩窃囘^她手藝的人,一點都不吝嗇點贊。時間一長,好心的村民紛紛勸她“自立門戶”。
“村里試過我手藝的人都在夸。”黎諫云告訴記者,在大隊食堂工作時,她曾萌生過出來自己單干,后來因種種原因,沒有成事。
直至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拂遍農(nóng)村大地,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誕生后,在食堂吃飯的人也越來越少。此時,黎諫云有了沖動,最后決定付諸行動。
1981年,黎諫云在村里開了一家小吃店,做起了賣早餐小生意。小店一開,門庭若市,尤其是腸粉嫩滑爽彈,深受食客喜愛,澆上獨家秘制醬料,讓人口水直流。
“那時,諫云小吃店算是小有名氣,早餐很快一掃而空。”黎諫云說,晚來的客人會不愉快地走,還時常建議她增加早餐數(shù)量。
即使生意火爆,但賺的錢并不多。1985年,黎諫云擴容了店面,兼做日用品、零食等小買賣,而郭潤新則一直隨母親打理小店。
回憶起那段時光,郭潤新顯得并不從容,他說:“那時候,經(jīng)營一間小吃店并不容易,幾年內(nèi)村里陸續(xù)開了幾間,生意大不如前?!?/p>
一碗蜆肉飯食過返尋味
多年的悉心經(jīng)營,終在1990年迎來了大轉(zhuǎn)變——#p#分頁標題#e#
郭潤新在母親的支持下,用賺來的“第一桶金”建起了一棟民宅。為了符合“私房菜”這個特點,他們把自己的家貢獻給食客,并改名為新新餐廳。從此以后,小店經(jīng)營有了改變,成為響徹中堂的農(nóng)家私房菜。
沒有華麗的裝潢,只是簡簡單單擺放10來張桌椅,郭潤新夫婦分工合作,老公負責在外采購、打理店面,老婆負責掌廚,把事業(yè)和愛情合二為一地經(jīng)營。為了能做出“家的味道”菜式,郭氏夫婦努力研究菜式。
在東莞水鄉(xiāng),無人不知蜆肉的美味。以前,河涌清水綠岸,蜆子淺底,下水一撈,裝滿一大袋子,回家煮上一鍋蜆肉飯,配上蜆肉蔬菜湯,香氣溢出,一家人其樂融融。
“水鄉(xiāng)水產(chǎn)豐富,尤其是蜆,我們就地取材,做出不同的水鄉(xiāng)特色菜?!标愐姎g說,為了做蜆肉飯,夫妻倆一大早就起床下河涌扒蜆,“我們扒蜆的工具很簡單,一只腳盆、一只畚箕就是‘武器’”。
回憶當年扒蜆的秘技,夫婦倆迄今仍津津有味。不過,上世紀90年代末,河涌水質(zhì)越來越差,為了讓顧客吃到最新鮮的蜆肉,郭潤新只好每天從增城運來新鮮食材。
“蜆肉解熱氣、清肝明目,價格又便宜,適合大眾消費,為此我們就把蜆肉菜式作為招牌菜?!?nbsp;郭潤新說,現(xiàn)在蜆肉飯成了客人必點菜。除了它外,還有蜆湯、手撕雞、牛肉丸等水鄉(xiāng)特色農(nóng)家菜也深得客人的青睞。
憑借一碗蜆肉飯,讓客源紛沓而至。這就是美食帶給人的一種幸福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在郭潤新看來,味道就是“日子”,生活好了,才能吃出“精彩”。
記者 袁健斌 見習(xí)記者 劉維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