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劉先生,臺灣地區(qū)2024選舉中國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在訪美之前對此行目的作了解釋。您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先來了解一下美國臺海戰(zhàn)略的根本目的。我認為,過去七十多年來,美國臺海戰(zhàn)略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讓臺灣成為對中國大陸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的“棋子”和“橋頭堡”。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美方就必須既要防止兩岸統(tǒng)一,更要防止兩岸開戰(zhàn)。前者會讓美國失去臺灣這個“棋子”和“橋頭堡”,后者則更危險,還會將美國拖入到大國沖突當中。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才會既有“疑賴論”,也有“疑侯論”。懷疑賴清德與民進黨,是因為擔心其激進“臺獨”主張和路線會將美國拖入戰(zhàn)火中;懷疑侯友宜與國民黨,是因為擔心其親陸政策會導致兩岸走向統(tǒng)一。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侯友宜臨行前的表態(tài),實際上就是在向美國喊話,而且喊話的內容非常具有針對性,是有備而來的,其目的就是要化解美國的“疑侯論”。所以我們看到,侯友宜的表態(tài)一是避開了兩岸的“統(tǒng)獨”問題,這顯然是為了跟賴清德的“臺獨”路線做區(qū)隔,說明自己不是兩岸關系與臺海局勢的“麻煩制造者”,二是突出了“臺美”之間共同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制度,這顯然是在向美方交心,自己并不是改變“美國將臺灣當成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棋子與橋頭堡”的政治定位與戰(zhàn)略,甚至侯友宜還委婉地作出了臺灣愿意加入美國“印太戰(zhàn)略”的表態(tài)。
不過我認為,雖然侯友宜在向美國交心方面做得很賣力,但是他有可能并沒有真正撓到拜登政府的癢處。其實,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上上下下普遍彌漫著“臺海必有一戰(zhàn)”的焦慮感,并且認為它很有可能會在2027年之前就發(fā)生。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和侯友宜最應該向美國表達清楚的,是他們跟民進黨與賴清德有著本質性的不同,假如民進黨與賴清德上臺,這種情況真的有可能會發(fā)生;假如國民黨與侯友宜上臺,他們是有能力力挽狂瀾為兩岸帶來和平的,而開啟兩岸和平的密碼就是“九二共識”。因此,國民黨與侯友宜真正應該做的,是向美方說清楚“九二共識”的具體內涵及其帶來的好處。
侯友宜(左)和柯文哲(右)資料圖
直新聞:臺灣“中時新聞網”最新民調顯示,假如侯友宜與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能組成“侯柯配”,將大過民進黨“賴蕭配”九個百分點。那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民眾黨與柯文哲最終會接受“侯柯配”嗎?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有句俗話叫做“形勢比人強”。當前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與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若能組成“侯柯配”,已經不是什么個人意愿問題,而是大勢所趨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民眾黨的柯文哲除了順應大勢之外,已經別無選擇。
我甚至認為,在這個方面,柯文哲應該接受郭臺銘的教訓。前一段時間,賴清德民調遙遙領先一枝獨秀,已經極大地激起了泛藍選民的憂患與危機意識,并使得“藍營不能再度分裂”成為了泛藍內部的主流民意。這樣一種情勢,對于郭臺銘來說,其實是非常有利的,他可以坐地起價,等著國民黨來整合他。但是,一旦他宣布獨立參選之后,情勢立馬就急轉直下了。他這一行為,不僅違背了自己早先作出的“一旦初選失敗就會全力支持侯友宜”的承諾,再度暴露出了自己的誠信問題,而且違背了泛藍內部“不能再度分裂”的主流民意。于是我們看到,在宣布獨立參選后,郭臺銘的民調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是侯友宜的民調出現(xiàn)了大幅反彈的跡象。我認為,很顯然這是因為原先一部分挺郭的藍營民眾因為對郭失望轉而支持侯友宜了。這也就意味著,在商場上拼搏很成功的郭董,其政治智慧卻讓人不敢恭維,總是在大是大非與大趨勢問題上出同樣的“昏招”,犯同樣的低級錯誤。而郭臺銘宣布獨立參選,實際上也就開啟了“自毀模式”,這對于國民黨來說,壞事反而變成了好事,可以不用在整合郭臺銘身上下功夫,轉而將主要精力用在整合民眾黨與柯文哲身上了。
那么在泛藍整合破局之后,接下來島內的主流民意就只剩下“非綠整合”與“下架民進黨”,尤其是不能讓民進黨長期執(zhí)政一黨獨大了。這就是賴清德的民調始終突破不了四成,以及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出,島內有超過六成民眾希望再度實現(xiàn)政黨輪替的原因。同時也是近來侯友宜的民調會大幅反彈反超柯文哲的原因,因為民意希望看到國民黨去整合民眾黨促成“侯柯配”。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民眾黨與柯文哲不接受“侯柯配”,那同樣是在背離主流民意,是在開啟“自毀模式”。而且不僅僅是自毀,而且會毀了國民黨與侯友宜,以及毀了島內主流民意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我認為,在“侯柯配”問題上,民眾黨與柯文哲仍然在扭扭捏捏,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想配,而是因為他們在以半推半就的方式向國民黨“要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