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全市首張村級標準化電子證明(階梯水費辦理證明)在黃江鎮(zhèn)北岸社區(qū)誕生了。整個辦理過程用時僅30分鐘,辦證的周先生大贊:“真是太方便了!”
打通村級服務“神經末梢”
階梯水費辦理證明主要用于核定用水戶(含居民生活用水戶及非居民用水戶)的用水人數,證明用水戶的常住人口數符合相應量級標準。市民周先生是某一出租屋的房東,租戶多了用水量也相應增大,打算申請階梯用水,經和有關部門溝通后需要先開具證明才能辦理。
當天,周先生來到黃江鎮(zhèn)北岸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提出線下申請,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協助其填寫電子表單,線上流轉至后臺審批,最后生成電子證明自動發(fā)送到周先生的電子郵箱和廣東政務服務網、i莞家公眾號及APP個人中心,整個辦理過程最快用時30分鐘,同時通過一體化平臺將信息共享給鎮(zhèn)供水部門,周先生后續(xù)直接去鎮(zhèn)供水部門辦理階梯用水人數業(yè)務即可。
作為成功辦理全市首張村級標準化電子證明(階梯水費辦理證明)的周先生表示,聽別人說辦證明比較麻煩,沒想到這么快,現在開展的村級證明事項標準化改革確實是方便了群眾。
根據國家和省關于改進和規(guī)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的部署要求,市政數局會同市民政局,率先在全省試點開展村級證明事項標準化改革,通過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的標準化賦能,實現村級證明事項“在省事項系統(tǒng)統(tǒng)一管理、在廣東政務服務網統(tǒng)一展示、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統(tǒng)一辦理”,解決村級證明事項“標準不統(tǒng)一”的難點痛點問題,打通村級服務“神經末梢”,切實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感和便利度。
為推動改革迅速、平穩(wěn)落地,我市按照“清理事項、標準梳理、數字賦能”的工作步驟,首批在黃江鎮(zhèn)試點并將經驗推廣至東城、厚街、道滘、企石等鎮(zhèn)街,目前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為全省改革提供“東莞樣板”
以周先生辦理的階梯水費辦理證明為例,過去群眾辦理階梯用水業(yè)務時,需要先到村(居)委會開具用水人數證明。以往群眾常常不知道需要帶哪些材料去申請開證明,也沒有渠道可以查看相關辦事指南。辦理流程相對繁雜,申請人需要拿著紙質申請表給村(居)委會書記簽名,再到村(居)委會蓋章,等待電話通知后再到村(居)委會領取結果,證明辦理時限長、步驟多。
現在,改革后明確了證明的辦理流程、辦事材料、辦結時限等,群眾可以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查看該事項的辦事指南,實現線上線下同一套事項標準和辦理指引,有效解決因開具證明標準不統(tǒng)一而“來回跑”“多頭跑”等問題。同時,對辦理階梯水費辦理證明的流程進行優(yōu)化,將紙質申請表制作成電子表單,群眾可在廣東政務服務網、i莞家APP自助申請,審核通過后自動加蓋村(社區(qū))電子印章便可即時出具證明,實現證明“零跑動”線上電子化辦理。
一是全面清理證明事項。民政局、政數局等部門聯合開展村級證明事項清理,共清理村級證明事項52項,結合村級證明實際情況形成我市第一批保留的村級證明事項共11項,包括供水供電報裝證明、階梯水費辦理證明、華僑華人原籍證明等,大幅減輕基層負擔。
二是試點開展標準化梳理。梳理完善需村居出具的證明事項清單,將保留的村級證明事項作為公共服務事項納入廣東省事項管理系統(tǒng)統(tǒng)一管理,將證明事項標準化梳理的成果以辦事指南的形式在廣東政務服務網對外公布,實現線上線下同一套事項標準和辦理指引,有效解決因開具證明標準不統(tǒng)一而“來回跑”“多頭跑”等問題。
三是開展數字賦能。開展全流程電子化提速增效,運用電子印章、電子表單等實現村級證明事項“窗口端、手機端、電腦端”多終端、全程網上辦理。為每份電子證明生成流水號,實現電子證明可追溯、防偽造。持續(xù)優(yōu)化辦理方式,將辦理好的電子證明自動推送至相關索要部門,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如辦理供水申請,將證明推送至供水部門,由供水部門直接聯系群眾上門安裝,群眾足不出門可辦事,真正“零跑動”。
下來,東莞將在全市32個鎮(zhèn)街共596個村(社區(qū))全面推廣村級證明標準化、電子化辦理模式,并通過流程再造、數字賦能實現更多村級證明事項辦理應用“一件事”集成服務,切實為全省推廣村級證明事項標準化、電子化工作提供“東莞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