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在线视频网站,国产视频综合,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成人亚洲综合,日本欧美高清全视频,国产视频黄色,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從共享到優(yōu)享!東莞公共文化服務邁上精準供給之路

文化如海,萬川涌入,滋養(yǎng)沃野。公共文化服務亦是,不拒眾流,才能揚帆出海。

4月26日上午,“夢圓百年,共享文化”2021東莞共享文化年暨“品質文化”創(chuàng)投大賽(下稱“2021東莞共享文化年活動”)總結會在東莞市文化館舉行。這項由政府主導,400個民間文化主體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探索暫時落下帷幕。

去年3月,2021東莞共享文化年活動啟動,以“共享”為理念鏈接社會公共文化資源,打造“四個100”文化項目。源源不斷社會力量的涌入,讓2000多項公共文化活動在東莞34個鎮(zhèn)街(園區(qū))涌動,線上線下受惠人數近300萬。

東莞少兒曲藝說唱團在曲藝進校園活動現(xiàn)場演繹。東莞少兒曲藝說唱團在曲藝進校園活動現(xiàn)場演繹。

以“共享”為起點,東莞公共文化服務今年將邁入“優(yōu)享”探索階段?;顒訉?yōu)化百姓文化需求對接、升級共享文化年成果品質,從而提升東莞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質量。梳理2021年東莞共享文化年活動,在一場場活動、一次次參與中,尋找東莞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實踐的規(guī)律,升級版的2022“優(yōu)享文化年”未來可期。

特色顯著對接市民多樣文化需求

回顧過去一年,2021東莞共享文化年活動以“文化創(chuàng)投大賽”的創(chuàng)新形式開展,以賽提質、以獎代補,營造出參賽主體“比學趕超”的活動氛圍。最終,400個社會力量經過路演、評選等層層篩選,組建成東莞共享文化年“四個100”文化項目“服務團”。100個“文化莞家”共享文化空間將民間美術館、生活館、書店等社會場所納入其中,成為市民家門口汲取文化服務的便民網點。

100個“都市活力”共享文化活動則涵蓋曲藝表演、沙龍培訓、非遺研學等豐富形式,活動場場爆滿。100支“紅動莞邑”志愿代言團隊廣泛吸納了來自不同年齡、背景的文藝愛好者,他們將惠民文化服務送進社區(qū)、福利院、校園,百支隊伍用歌聲、舞蹈送出溫暖。

“每次一看到有舞蹈培訓的活動,我就趕緊看名額發(fā)放時間,有時候拿著兩個手機一起搶,怕?lián)尣坏桨。 闭谥刑面?zhèn)潢涌影劇院等待上臺的袁敏告訴記者,她以前就有接觸舞蹈培訓,但都需要付費,共享文化年提供的舞蹈課全部免費,還有機會登臺表演,希望以后能開放更多名額。

100個“品質文化”共享服務產品由50件文藝作品和50件文創(chuàng)精品組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東莞本土特色結合的文藝作品集體“觸網”,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將優(yōu)質文藝作品送往千家萬戶。來自院校、企業(yè)和社會機構的50件文創(chuàng)精品,則將東莞地標、莞味傳統(tǒng)變成一件件可觸摸的文化物件,創(chuàng)意滿滿。

東坑文化志愿服務隊在“中國紅,新精彩”文化志愿服務主題晚會上展示才藝。東坑文化志愿服務隊在“中國紅,新精彩”文化志愿服務主題晚會上展示才藝。

“成團”不到3個月的時間,400個社會力量各盡所能,打造出厚達50多頁的東莞公共文化供給菜單,供全市市民挑選。梳理菜單中的2000多項活動,覆蓋鎮(zhèn)街范圍廣、活動內容豐富、東莞地方特色濃厚、文旅元素多元融合、線上線下渠道多樣、結合時令推出等特點顯著。

東莞共享文化年活動是2021年東莞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也是東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深情獻禮,因此,在2000多項活動中,有300多項都表現(xiàn)出濃郁的紅色主題。

隨著2021東莞共享文化年惠民活動的陸續(xù)開展,針對“四個100”的現(xiàn)場督導工作也于去年7月正式啟動。在實地走訪中,東莞市文化館副館長、考察團評委何超群發(fā)現(xiàn),東莞各鎮(zhèn)街項目質量不平衡,但整體能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力量存量龐大,盤活海量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對于“品質文化之都”建設,意義深遠。

“十佳”出爐調研民間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在“東莞共享文化年市鎮(zhèn)溝通群”里,從去年11月開始,各類圍繞活動考核資料提交的對話在群里此起彼伏。經過半年多的服務,群眾受惠面如何、活動質量是否層次不齊等問題成為項目考核要回答的問題。

12月21日至22日,由東莞市文化館理事會專家成員、第三方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等組成的評審組,在入選項目自評、鎮(zhèn)街文化分館初評的基礎上,進行復評和終評。

在評分表上,活動場次、受眾數量、活動內容安排等都成為評委打分的參考元素。最終,“天天向上藝術空間”等10個共享文化空間入選“十佳共享文化空間”,“‘莞香花開’指尖上的刺繡文化課程”等10個共享文化活動入選“十佳共享文化活動”,莞城金韻臺藝術團等10個志愿代言團隊入選“十佳志愿代言團隊”。

100個“品質文化”共享服務產品的評選則通過線上的方式在南方+搭建推介展示,頁面由網友點贊投票,評選出他們心中的“十佳”作品。根據南方+平臺網絡投票的數據統(tǒng)計,“觀音綠荔枝陶瓷茶具”等投票數前五位的文創(chuàng)產品和文藝精品各門類投票第一的舞蹈作品《小種子》等五個作品被評為“十佳共享公共文化服務產品”。

“這次評選是政府對東莞各鎮(zhèn)街民間文化服務能力的大調研,也是一次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大考核。在與政府的‘握手’中,民間文化服務力量互相切磋,一批優(yōu)秀的社會力量脫穎而出。這批優(yōu)秀主體將有望帶領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東莞公共文化服務大軍,持續(xù)為東莞市民提供優(yōu)質的公共文化大餐?!睎|莞市文化館館長黃曉麗表示。

參與100個“品質文化”共享服務產品項目的東莞市梨園戲劇社常務副社長劉杰表示,通過參加共享文化年活動,團隊在數字技術賦能文化產業(yè)上大受啟發(fā),比如許多同行利用數字化手段,讓劇社社員對長中短視頻、網絡直播、虛擬博物館等有了很深刻的體驗,特別通過“云觀展”等新形態(tài),拉近了因為疫情導致的演員與觀眾的距離。

記者注意到,四類“十佳”優(yōu)秀主體大部分都在當地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并發(fā)展出各自的文化特色。與所有入選的主體一樣,他們長期散落在商超、居民區(qū)、文創(chuàng)園等社會的細枝末梢,藝術培訓中心、舞蹈隊等形式的文化活動也零散地在各鎮(zhèn)街舉行。

如今,共享文化年活動聚沙成塔,將星羅棋布的文化空間、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等匯聚,社會力量的加入豐富了市民的文化“菜籃子”,也讓東莞公共文化服務布局更加均衡。政府的扶持,則為服務以公益、惠民的形式覆蓋至更廣泛的人群保駕護航。

組建社群優(yōu)質與精準文化服務全覆蓋

以“共享”為理念,2021年,東莞初步探索出一條開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通道。400家社會力量與政府攜手,促進各類資源在體制內外的聯(lián)動;以創(chuàng)投大賽為形式,在引領、示范、帶動中,實現(xiàn)多元文化服務的質量提升。

2022年4月,東莞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列車再次啟動,以共享文化年為起點,以多元社會力量為基礎,東莞將推出“優(yōu)享文化年”活動,實現(xiàn)從全民共享公共文化到優(yōu)質文化服務精準抵達群眾的跨越。

從“共享”到“優(yōu)享”,是東莞公共文化服務對以往經驗的傳承與發(fā)展。活動將把2021年東莞共享文化年優(yōu)選的“三個100”項目(100個“品質文化”共享服務產品的項目除外)入庫培育,圍繞四大群體開展新一輪公共文化服務,成為東莞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延伸觸角與基層支點。

據主辦方介紹,2022東莞“優(yōu)享文化年”系列活動以“優(yōu)享文化,美好家園”主題,繼續(xù)依托東莞市文化館總分館制、東莞市公共文化服務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全力整合聯(lián)動優(yōu)質社會力量,不斷優(yōu)化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質量、完善服務機制和提升服務精準度。

精準服務是“優(yōu)享文化年”活動的最大追求和特色,活動將圍繞高層次人才、產業(yè)工人、青少年、城市長者等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精準開展“四大計劃”,打造100個高層次人才文化社群、100個產業(yè)工人文化社群、100個青少年文化社群、100個城市長者文化社群,促進市民多元文化需求的精準抵達。

“今年你們指導主體設計公共文化服務菜單,四大文化社群根據需求點單,點得多的活動相應得到更多扶持……”目前,新一批參與“優(yōu)享文化年”活動的社會主體的推薦和初評工作已經啟動,工作人員正在微信群內解答各鎮(zhèn)街匯總的問題。

除此之外,“優(yōu)享文化年”活動將繼續(xù)采用文化創(chuàng)投大賽的形式,對活動承接單位進行路演篩選、對服務成效進行高標準考核評估,確保服務的質量與財政資金績效。

從多元文化力量到精準人群服務,2022年,東莞以共享文化年活動成果為基礎,進一步探索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體制機制改革路徑。如今,東莞正站在“雙萬”新起點,如何實現(xiàn)千萬人口與城市共生共榮,東莞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提質增效、精準抵達作為其提交的文化答卷。

■聲音

100個共享文化空間代表、棠美術館常務副館長林曉塵:

共享文化年活動打通資源鏈

我在東莞快10年了,以前經常去博物館、美術館參觀。如今,我們自己建了美術館,希望吸引更多熱愛藝術的人。

棠美術館是一個綜合型民營美術館,入選“100個共享文化空間”之后,我們一共舉辦了12場展覽,包括畫展、書法展、數字多媒體沉浸體驗展,其中數字多媒體沉浸體驗展最受歡迎。

不同于靜態(tài)畫展,我們展出了《清明上河圖》的動態(tài)版,通過設計師和程序員的二次創(chuàng)作,將清明上河圖的500多個人物、車馬等動物全部變成動態(tài)元素。動態(tài)畫面投到多功能廳墻面上,類似一個寬幅巨幕,其沉浸式體驗給觀眾極大的震撼。

一起參加共享文化年項目的還有很多文化界優(yōu)秀同行,我們組建了微信群,增加了交流和互動。未來,我們打算跟項目中的其他優(yōu)秀團隊合作,為市民提供更優(yōu)質的文化服務。

100個共享文化活動代表、東城愛心小屋——在莞務工家庭子女社區(qū)成長計劃負責人盤成芬:

創(chuàng)投大賽提升服務能力

去年暑假,我們開展了12期活動,包括兩期陽光少年傳統(tǒng)文化暑假夏令營活動,每期活動7天,兩期15天,主要服務于在莞務工家庭子女,截至去年11月,有400多名參與者直接受益。

在保證暑假孩子安全的同時,我們也設置文化藝術課程,涉及尤克里里、口琴課、垃圾分類、溝通技巧、園藝種植等內容。小型活動一般不超過25個人,在家長孩子的積極參與下,幾乎場場爆滿。

在共享圖書日活動中,一系列書籍由市民自行捐贈。除了借書功能之外,這些書在社區(qū)小公園、籃球場流動,居民可以隨手翻開一本,給孩子講故事,這樣小小的變化能帶給市民很多快樂。

共享文化活動的參與為我們今后的發(fā)展指明了具體方向,我們的服務能力、組織能力也在活動的鍛煉中不斷提升,跟社區(qū)居民的距離更近了。

100支志愿代言團隊代表、歡樂藝術團團長陳祺:

銀發(fā)歌者迎來新天地

去年11月,我們在市民大舞臺唱響《長征組歌》。那天,現(xiàn)場座無虛席,掌聲迭起,不少觀眾齊聲跟唱,有人說這首歌讓他們想起那段崢嶸歲月,有人說歌詞故事打動了他們。

我們藝術團如今有43名成員,其中70歲以上的人近半數。參與共享文化年活動以來,我們舉辦了紅色經典歌曲演唱賞析會、邀請了專業(yè)老師為大家開展舞蹈培訓……經典紅歌《十送紅軍》被我們編排成情景劇,培訓課程《感受合唱的美妙》則以接地氣的方式,用旋律表達我們對合唱的感受,中間還會穿插理論知識。

這幾場活動也為藝術團打開了新天地,大家覺得擁有了一個展現(xiàn)自己精神面貌的平臺。在創(chuàng)投大賽的任務驅動下,在政府的指導下,我們有了更多前行的動力,希望為社會帶來更多正能量。

100個共享服務產品代表、好合苑文創(chuàng)集團執(zhí)行董事楊琦蘭:

“文化+”思維大有可為

在這次評選中,我們團隊的9個文創(chuàng)作品入選,其中融入了東莞可園、旗峰山、容庚文化等本土文化元素。

東莞千角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的千角燈有三層樓高,普通人的家里難以容納。于是我們做了迷你縮小版千角燈,希望可以把千角燈帶著走,戴在手上、身上,向別人傳遞千角燈的更多內涵。

我在東莞待了18年,一直專注于博物館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的設計和量產規(guī)劃。我們注重在文化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文化萃取,用傳統(tǒng)方法說出產品所承載的獨特意義和深層文化內涵,講好文化故事,而不只是表象上的貼圖生產,也不只是在做記憶傳承。

在文化內涵賦能產品的過程中,我也愈發(fā)意識到,所有的產品都離不開制造業(yè),這也是這些年我選擇扎根東莞這座“制造名城”的原因。

在我看來,“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才是真正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我們用“文化+創(chuàng)意”的思維賦能產業(yè),堅信即使是一件工藝品,也可以通過“文化+”的力量引起消費者的關注。

100個共享服務產品代表、東莞市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秦川:

以賽促創(chuàng)激發(fā)文藝更多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劇場演出受限、現(xiàn)場演出越來越少,文藝作品影響式微。我主要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和導演工作,對于疫情帶給文藝傳播的消極影響有著深切感受。

通過線上傳播,文藝作品突破了服務對象的年齡和地域限制,突破了環(huán)境限制。“文藝精品”評選為我們的作品插上了網絡的翅膀,作品就“沸騰”起來了。

如今,網絡成為一種新興的傳播手段,尤其是短視頻熱潮的爆發(fā),給疫情之下的文藝作品傳播帶來了新機遇。我本人創(chuàng)作的小品《隔離》《鐵騎隊外賣員》有幸入選后,我們轉發(fā)鏈接,在熟人圈子里傳播作品,使得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某種意義上,文藝精品的評選能使得我們文藝創(chuàng)作免于停滯。相比于過去單純依靠一個小小的舞臺,文藝精品的評選可能增加優(yōu)質文藝作品的供給,引發(fā)更大的需求量,從而激發(fā)文藝創(chuàng)作的更多可能。